最近有位朋友問了我一個問題,如果在時間緊湊下,行銷應該最優先做哪個?
這個問題,其實也是我常遇到的困擾,每個月都有新書上市,真的想要每一本書都作完整的行銷規劃,本身就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這次的題目比較大,我打算分成四篇來講,這篇會先分享我心目中最優先的行銷選項。
行銷策略有以下這些
- 品牌行銷:作者形象定位、競爭對手分析、討論書名建議、故事行銷規劃
- 內容行銷:影片拍攝、網站SEO內容撰寫、廣告內容設計、故事行銷文撰寫
- 搜尋行銷:SEO規則建立、SEO分析、關鍵字延伸策略
- 社群行銷:社群分享文、開箱、抽獎、影片分享
- 再行銷:EDM、會員行銷
- 廣告推廣:FB廣告投放、SEM、廣告成效分析
- 口碑行銷:YOUTUBE、KOL推薦、報章雜誌合作、內容網站合作
該選擇哪些行銷策略呢
最理想的狀況當然是全部都做,但是這是很不切實際的,通常你的手上不會只有一個案子在跑。可能會有三個以上的案子正在進行,然後還要同時準備另外三個準備進行的企劃。

所以,我們應該先思考你有多少的銀彈和時間可以做行銷。品牌行銷、內容行銷和搜尋行銷都是需要時間的積累,如果沒有半年以上的時間來發揮,就建議先跳過這些吧。
時間倉促,那該做什麼
如果在時間有限的狀況,我最建議做口碑行銷。這也是編輯最容易配合的事情。只要提供部分內文寄給合作的內容媒體,只需要花幾分鐘的時間,而這件事情也可以在他們準備邀請推薦人的時候一併進行。(對編輯同仁來是負擔最小的)
而之前也有很多意見領袖(KOL)幫忙推薦書籍後有了不錯的成績,去年最經典的案例就是「理科太太和蔡依林推薦在影片中推薦了《脆弱的力量》,它馬上就成為博客來的年度銷售冠軍」,成功雖不可複製,但可以做為參考,找到適合的KOL,也許下一個年度銷售冠軍就是你。

書籍的屬性有別於一般產品,無論是還在成長的小網紅或是能自帶流量的KOL來說,掛名推薦或是為某一本書寫推薦文,能夠對他的形象有加分,一般只要跟他的人設有符合,都不太會被拒絕。 (EX:如果蔡阿嘎推薦《一日遊台北》會很適合、但是如果推薦《人類大未來》,就會不大理想了。)
而且,台灣的KOL真的非常的和善,很多的KOL都願意無償或是收較低的費用,一同幫忙推薦好書給大家。如果我們在能力可及的情況下,最好能夠支付一些潤筆費,如果真的沒辦法有這筆預算,也要好好的跟對方說明,也避免遇到雙方預期不一樣的狀況。
偷偷說,還有什麼樣的好處
當我們請KOL做推薦的時候,他們會先寫一篇推薦文PO在自己的網站或粉絲頁上。等書出版之後,他又會寫一篇文章(至少也會拍照上傳)。

小結:沒有錢,有沒錢的作法
我相信一定有很多的行銷或是編輯兼行銷的朋友,常常會覺得洩氣。明明就知道該做什麼,但不是時間不夠就是財力不夠。即使我已經做了一段時間了,也還是會有這樣的感受。
我聽過不只一間出版社是沒有編列行銷預算的,大環境的不理想是影響很大的,但不要氣餒。就算是沒有充足的銀彈,還是可以做的事情。
我們請KOL幫忙時不要忘了要適時的用短網址(插入連結)去追蹤曝光的成效,如果這位KOL幫我們帶來了許多流量,那就一定要想辦法好好的感謝人家。人要互相,才能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