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書百問第2集,告訴你出版社最喜歡哪一種類型的投稿,讓你下筆如有神助,快速完成內容變現。當我們在談出版或出書的時候,總是會困惑到底哪一種類型的書會被編輯青睞,或是願意投入行銷資源呢?本篇文章將告訴你出版社選書背後的秘密。
我們在前一篇《【出書百問01】為什麼你該找出版社合作寫書?》分享了出書的7個理由,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出版社最喜歡哪一種投稿。其實老實說,這個問題我們可以用很市儈的一句話來回答,「能幫出版社賺錢」的書就會被出版。
好啦,認真說。出版社畢竟是一個營利單位,它是要開發票的。而營利單位的目標就是賺錢。所以出版社願意採用這份稿件的原因不是期待這個作品可以幫它賺到錢,就是期待可以賺到名氣。
所以,當我們從這個前提反推回來,其實你就知道怎麼跟出版社談合作了。只要你能夠讓出版社認為出這本書會賺錢,他自然就會願意出版這本書。
那下一個問題是,我們要如何提高出版社的信心?針對這個問題,我有以下四個思路來跟你分享:
- 獲利機會大
- 符合出版社風格
- 作者配合度高
- 編輯作業省力
出版社喜歡的投稿類型01:獲利機會高
就像我們前面說的,出版社是營利單位,今天這個作品能夠賺錢的機會越大,出版的機會自然越大。那出版社會如何判斷賺錢的機會大小呢?最簡單的一個判斷方式就是「你有賣多少本書的潛力」。
例如說你有十萬個粉絲或是你有一萬個定期追蹤文章的讀者、五百個確定會買書的名單等等的數據能夠佐證你的市場潛力。那對於出版社來說,它可以期待這一本書出版後可以賣給這一萬個會買單的人,對出版社來說,這個出版的風險就相對降低了。那它們出書的賠錢風險馬上就降低了。
而除了粉絲之外,還有一種方式是你向出版社提出「我可以認購多少本」。對出版社來說,作者願意認購作品,其實有兩層意涵。第一個是這本書的賠錢機會會降低,第二個則是作者對這本書深具信心,所以你願意認購。
出版社喜歡的投稿類型02:符合出版社風格
很多人在投稿的時候,都是在隨便投稿。反正現在EMAIL寄一寄方便又快速,也不需要花錢,但我必須說,這個想法是錯的。
雖然寄EMAIL不用錢,但當你投了一百間出版社都石沉大海之後,一定會打擊到你的寫作信心。很可能的狀況是,你投搞的這一百間出版社裡面,只有其中五間是適合這個主題的出版社。而你因為用錯方式投稿,忽視了另外可能對這個主題有興趣的二十間出版社。
像我在出版社任職的時候,會收到繪本跟童書的出版品,但是我們是身心靈相關領域的出版社呀,我根本就連點開檔案都不會點開,就會直接判斷不適合出版了。
所以我的建議是,你在投稿之前先弄清楚這間出版社是擅長哪個領域的出版社,再決定要不要投稿。雖然專門做健康書的出版社也可能有出過幾本小說,但是可能有幾種原因,像是這本書是幫社長或總編的朋友出的(人情書),或是總編認為這一本書有嘗試的價值,又或者是這個出版的背後其實是有一些商業合作的(例如自費出版)等等。
不建議投稿給非擅長該領域的出版社
現實是,無論是上述的哪一種原因,這間出版社會願意出這本書的機會都是微乎其微。並不是因為這本書的品質不好,或是出版社的態度保守,而是因為出版社都是很認真地看待每一個出版品,如果這本書本來就不是他們擅長的領域,他們更擔心做壞這本書,浪費了這位作者的一輩心血。退一萬步來說,就算這一間出版社願意出版這本書,我也不建議你在這邊出書。原因是:
- 出版社不一定有足夠的市場眼光
- 出版社不一定有足夠的宣傳資源
- 通路對這本書不一定買單
不建議投稿給非擅長該領域的出版社的原因01:出版社不一定有足夠的市場眼光
我們不可諱言的,今天這間出版社如果已經出了一百本理財書,他對於理財書的市場一定會比其他出版社更加了解,編輯對於這個領域的企劃能力或是下標能力一定也會更加的成熟。反過頭來說,如果這間出版社對這個領域不夠熟悉,他各方面的能力都會相對來的弱,那你願意拿自己的書來冒風險嗎?
不建議投稿給非擅長該領域的出版社的原因02:出版社不一定有足夠的宣傳資源
同樣的,今天當這本書出版之後,就要做行銷推廣。現在這個時代已經是書籍不會說話的年代,也就是說,如果你今天沒有做行銷,出書一定死。但問題又來了,如果這間出版社對於這個領域不夠熟悉,他可能連推薦人該找誰都要重頭摸索,那你只能期待他們願意花很多時間去找宣傳資源跟推薦。(但實務上,很可能是連找資源都沒有時間。)
不建議投稿給非擅長該領域的出版社的原因03:通路對這本書不一定買單
這個是一個現實的問題,如果這間出版社過往都沒有做過這個主題的書,書店也會質疑銷售的好壞。那如果你是書店,在抱有懷疑的的情況下,你會怎麼做呢?自然就是減少下單量。
這個作法才是符合商業邏輯的,今天不太可能出版社跟書店說「對,我想要嘗試新的領域」,書店很支持的直接下單了超過平常一倍的數量。更常見的情況是「恩,那我下少一點量來觀望一下好了」書店也有自己的KPI需要完成,不可能因為你的情況特殊就另眼對待。
如何投稿到擅長該領域的出版社
所以我們在正式投稿前,要先去觀察這間出版社,對於什麼樣的書會有興趣,會出什麼樣的類型的出版品,比如說他們是找國內作者,還是國外作者比較多?
那我們要怎麼判斷這個事情呢? 其實也很簡單,你就找一間很大間的連鎖書店,像是信義誠品。你就到書店後直奔你現在寫作領域的書區(EX:華文小說區),把這一區書櫃中所有的出版社名字都記下來,這些就是擅長這個領域的出版社了。
然後你再到博客來去搜尋這間出版社的出版品,是台灣作者比較多還是翻譯書比較多,盡量找有出台灣作者作品的出版社。
在確定的可以找哪間出版社合作之後,你還要去了解這間出版社的封面設計風格是否符合你的想像,因為出版社一定都有自己習慣合作的設計或是排版,除非你特別要求(願意另外花錢),不然這本書的風格大體上會跟其他出版品的風格類似。
所以如果你覺得這間出版社的書籍封面或是排版設計就覺得很不合你的STYLE,其實也不用跟他們談合作了,因為不太可能要求出版社要按照你的想法做事情。
出版社喜歡的投稿類型03:作者配合度高
我們剛才分享了兩個出版社在商業上會考慮的判斷點,接下來我們來聊一下對於編輯來說,哪一些條件的作品對他們來說會屬於優先考慮的。在聊這個部分之前,我們先簡單講一下出版社的作業方式,當出版社拿到稿件之後,會先審稿,審完稿之後再進出版會議討論(時間不定,可能是月中或月底)。而負責審稿的人往往都是較資深的編輯或主編。
而對這些資深編輯來說,首先的判斷一定是有沒有賺錢的機會,再來是我要花多少的力氣,最後才是我喜不喜歡。而通常最花力氣的事情,是作者的溝通時間跟稿件的修改。
我簡單分享我的經驗吧,我從事編輯約七年多,從業期間從沒有見過哪一本書是完全不用做調整,一定會有一些內容需要做更改。有可能單純是文字的微調,甚至可能需要把這本書的結構整個拆掉重做,如果遇到了後者就會仰賴我跟作者的配合度。
如果我接觸的這位作者在剛開始溝通時就讓我覺得很難配合,我就會評估合作的可能性了。因為我們在整個出版流程中,是需要跟作者做非常密切的合作的。像是內文的調整、封面設計的修改、銷售文案的撰寫或是行銷活動的配合等等,都是需要作者討論的。
順帶一提,我在跟出版社提案的時候,我一定會在提案單裡面提到一句「全文均可調整」。寫這句話的用意也是讓出版社知道,我看重出版社的專業判斷,也很願意配合出版社做適合的調整。事實上,我認為這件事情是很合理的。今天我們要求出版社「出錢出力」來出版我們的投稿,你還跟對方說一個字都不能動,那到底出版社為何要花錢找罪受?
出版社喜歡的投稿類型04:編輯作業省力
這邊的編輯省力,和你想像的可能會不一樣。簡單說就是你覺得能夠幫助編輯省時間的事情全都都不要做,這就是幫編輯省力了。
因為我很常遇到的一個情況是,作者的投稿已經自己先用WORD排好版,或是已經請朋友設計好封面了。因為他認為這樣出版社可以省去很多的時間,直接印出來就好了。
但問題就是這件事情在出版流程上是不會發生的…我們不要講細部的排版問題,就說很簡單的尺寸問題。
今天如果你是用WORD檔寫稿,他的預設尺寸是21X29.7CM,但如果是25開的書籍預設尺寸是14.8X21CM,18開的書籍尺寸是17X23CM。也就代表你的檔案尺寸本身就不符合印刷規格,無法進印刷廠。另外還有一個常見的問題是,圖片如果置入WORD檔裡面會預設壓縮圖片,所以你嵌入到WORD的圖片都會無法使用。
而今天如果我是出版社,收到一份這樣的投稿,最快也最常見的做法就是直接跟你說「內容不適合我們出版社,建議改投他處」因為我不可能每遇到一個作者就去跟你解釋為什麼你提供的稿件不能用,而且我潑你冷水也不符合公司的利益。
我也擔心我跟你解釋了之後,你就下意識認為出版社對出這本書是有興趣的,所以最常見的情況是你直接收到一張無聲卡。
出版社喜歡的投稿格式
那回過頭來,甚麼樣的作品最符合出版社的需求呢?
很簡單,你用WORD打字,不要特殊排版,維持版面清爽就好。甚至你也可以用記事本交稿,對出版社來說都可以接受。
在實務上,我在處理稿件時,會直接把全稿貼到記事本(去格式)之後,再重新下編輯標記。因為我不確定作者的稿件裡會不會包含了一些特殊樣式,導致轉檔過程中發生問題,所以我會用這個方式來暴力解。也就意味著如果你有做過任何的加粗、紅字、螢光筆之類的標記,我都不會看到。
小結:找對出版社投稿,就能讓你出書的成功機會大增
現在出書並不是件困難的事情,只是有些細節是需要掌握的,也建議你可以看一下《給創作者的推薦資源》這一篇文章,我整理了許多我認為非常優惠的內容與推薦的書籍。出書仍然是我認為現階段對於文字創作者CP值最高的事情。透過出書、透過與出版社的合作,快速的擴大自己的品牌IP聲量並完成變現。
而《出書百問》這系列的文章我會有一百篇,我認為至少可以囊括八成以上作者出書會遇到的問題,也可以幫助你在準備出書的過程中少走彎路。所以我建議你電子書試讀本之外,也不會漏掉未來的系列文章來免費訂閱網站,除了可以拿到能提高出書成功率的《出版指南針》電子書之外,,也不會漏掉未來的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