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書百問第4集,告訴你素人作家如何在出版社選書時提高入選的成功率,讓你下筆如有神助,快速完成內容變現。其實出版社選擇要出版哪些書籍的背後是有一套規律的,之前我們在《【出書百問02】出版社最喜歡哪一種類型的投稿?》中有分享了出版社喜歡哪一種類型的投稿,本篇文章將會分享你如何提高投稿的成功率。
先了解出版社的審書稿流程
在我們分享出版社怎麼選書之前,先聊一下他們是怎麼審稿的,基本上會有以下三個判斷順序:
- 篩選投稿的作品
- 確認市場是否有利基點
- 在出版會議上提案
出版社審書稿第1步:篩選投稿的作品
一般來說,出版社的審稿模式是這樣子的。會有一個專門審稿的人(通常是資深編輯或主編),而這個人在收到投稿之後會先做稿件的品質判斷,會花個五分鐘看一下主題有沒有符合現在的出版方向、主題有沒有新意、文筆是否流暢等等許多出版考量點。
出版社審書稿第2步:確認市場是否有利基點
待確認這本書的主題與文筆ok後,接下來就評估市場性以及出版提報。因為市場性評估的各間出版社重視的部分會不太一樣,所以我這邊就舉例我的過往做法。我會分析下面幾個因素,然後把這些因素用1~5分來打分,最後看他加總的分數是多少。
- 出版方向:書籍屬性是否為出版社擅長的領域
- 作者經歷:作者的經歷是否能讓讀者買單
- 推出理由:讀者是否有非買不可這本書的理由
- 暢銷利基點:這本書有那些大賣的機會點
- 市場熱度:這是現在大家都在談的熱門主題嗎
- 學習門檻:這本書是初學者都能讀,還是需要一定的知識背景
如果這些階段都順利通過之後,就會寫成一份出版提案單,向總編提案。
出版社審書稿第3步:在出版會議上提案
出版社每個月都會舉辦出書會議,時間可能落在月中或是月底,要看各出版社的機制,這不太一定。
那這個出版會議會邀請其他部門的同仁一同參與,通常會有行銷部與業務部,這兩個單位是最接近市場的部門,也會提供一些他們看到的市場現況。
所以這個時候,編輯所提供的出版提案單就非常重要了,因為很多時候,行銷部跟業務部的同仁是沒有時間先看過這本書稿。他們只能透過這份出版提案單去了解這個作品。
如果各單位在看過這個出版提案單後都覺得沒有問題之後,就會進入正式的簽約出版流程了。這樣就是出版社審書的完整流程。
在出版社選書時容易入選的三個技巧
我們剛才聊完出版社的審稿流程了,那接下來講一下提高選書入選的方法,說起來其實很簡單,我們只要確保「對的投稿時間+正確的投稿方式+適合的出版提案」,自然就可以提高出版成功率。
- 9~12月是投稿的最佳時間
- 紙稿、電子稿一起寄
- 先寫一份出版提案單
提高入選率的技巧01:9~12月是投稿的最佳時間
首先是對的時間。出版社當然365天都接受投稿,但是一定有某些時間點是特別需要投稿的。這個時間點就是每年的9~12月,因為這個時間點是出版社要準備明年度出版計畫的時候。
如果這間出版社每個月平均會出版5本書的話,就代表他至少要準備5本x12個月=60本的年度出版計畫。而且為了避免有一些作者遲交稿之類的問題產生,很多出版社會準備的提案數量可能會是1.2倍,也就是60本x1.2倍=72本。
那問題就來了,如果你是出版社,3個月內要怎麼找到72本可以出版的書?
所以我都會建議作者,如果你沒有特別的原因或考量的話,可以直接在把投稿時間壓在9-12月會更有機會。另外就是建議避開每年的書展前一個月,那時候大家都在忙書展,完全沒有時間看稿。
另外補充一點,並不是說其他時間點就不能投稿,出版社還是會保留一些產能來應付突發狀況或。只是這個時候,你就是跟其他作者競爭1個名額,而不是像上面一樣競爭72個名額了,那你會選擇哪一項呢?
提高入選率的技巧02:紙稿、電子稿一起寄
第二個能提高選書入選的方法就是用「對的方式」來投稿,現在雖然大家都很習慣用email了,但是紙書投稿仍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原因也很簡單,用的人少了,看見的機會自然就多了。而且紙書的物理特性就是難以被忽視,今天如果你寄一個email,可能會被丟進垃圾信箱或是沒有被看到。但是紙書的投稿就相對來說很少見了,一個月可能就有一個一兩件。相對來說,就更容易讓人家印象深刻,而且一份紙稿就放在桌上,你實在很難忽略它,就算你先擺到旁邊,整理東西 的時候還是會看到它。
像我之前在出版社工作的時候,在沒有特別徵求稿件的情況下,一個禮拜收到二、三十封投稿的email是很常見的,很多時候都是直接先歸檔再找時間看。而且不要忘了,除了投稿之外,我們還有版代(版權代理)的信要收,像我們有往來的版代就至少五間,他們也都是卯起來寄信的。
所以如果你單純的寄email,很大的機會是直接石沉大海,從此不相見。我更推薦的是你兩個都寄,紙書提醒對方有這個稿件,電子檔讓對方更好轉寄與分析稿件。另外如果你想知道怎麼投稿對自己最有利的話,可以參考《出書要找大出版社還是小出版社?》這篇文章。
提高入選率的技巧03:先寫一份出版提案單
那投稿的時候到底要提供那些資料給出版社呢?我的答案很簡單,讓對方越容易看懂你的作品,你的成功機會就會越高。
很多時候,我是這樣子收到投稿的。
- 信件主旨:投稿!希望能幫我圓夢
- 信件內容:無。只有夾帶一份20萬字的文件。
就這樣,沒了。如果你是出版社的編輯,要怎麼評估這本書的好壞,又要怎麼撰寫出版提案單呢?當然並不是做不到,但是對編輯來說,投入的時間成本會是一個很大的考量。
所以,我會建議作者在投稿的時候,另外附上出版提案單。一份好的出版提案單裡面會包含了出版社想要知道的所有元素,也可以讓出版社在評估稿件的時候省下很多的力氣。
今天當我們提供的資料越多的時候,出版社就越容易做出評估,你的成功機會自然就越高。
你也不用擔心自己寫的出版提案單寫得不好或寫錯,出版社本來就知道你沒有這行的工作經驗,寫錯是很正常的,但是他們至少可以透過這份提案單去了解你的看法。
結語:掌握出版社選書的邏輯,自然能夠輕鬆出書
說實話現在出書並不是件困難的事情,只是有些細節是需要掌握的,就像是我們前面提到的這些都是提高出書成功率的小技巧,雖然看起來好像都是很簡單的事情,但是當我們每做對一件事情的時候,成功率就自然會提高一點點,作對越多事情,成功率提高的自然越多。
而我也推薦你購買我在方格子的付費專欄《【創作者必看】如何向出版社投稿》,這個專欄裡面除了有出版指南針的完整內容之外,也分享出版提案單的格式與各欄位的填寫說明,還有許多關於投稿的細節分享,我認為對於出書一定有所幫助。
出書仍然是我認為現階段對於文字創作者CP值最高的事情。透過出書、透過與出版社的合作,快速的擴大自己的品牌IP聲量並完成變現。
而《出書百問》這系列的文章我會有一百篇,我認為至少可以囊括八成以上作者出書會遇到的問題,也可以幫助你在準備出書的過程中少走彎路。所以我建議你電子書試讀本之外,也不會漏掉未來的系列文章來免費訂閱網站,除了可以拿到能提高出書成功率的《出版指南針》電子書之外,,也不會漏掉未來的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