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演算法
簡單定義:輸入 + 演算法 = 輸出
演算法是一種公式,當我們帶相同的參數進去會得到相同答案。只有在某些特殊條件與權重分配的前提下,會出現不同的結果。
就像是在數學中的「1+1=2」,無論重複一百次或是一百萬次都不會改變。也就是當你只用自己習慣的方式去GOOGLE,只會找出某一種特定的答案。
同溫層的世界
在被演算法統治的世界,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相同的問題。
FB的動態消息演算法給你的是最接近你想法的資訊。
GOOGLE搜尋演算法給你的是最多人選擇的答案。
而當我們不斷使用FB和GOOGLE的結果是,你會得到「最接近你想法中最多人選擇的答案」。
這也是為什麼,網路的世界看似越來越豐富但卻實質封閉,你會對感興趣的事情知之甚詳,卻對其他領域一無所知。
什麼是編輯
無論是書中或是網路上都有很多大神分享他們對編輯的想法,我也不敢野人獻曝,只說說我心目中的好編輯。
理想的編輯是無論任何話題都可以聊上三分鐘,並可以看出別人的亮點。通俗一點的說法就是「充滿對未知事物的熱愛」與「別人只看到垃圾,你卻能挖出黃金」。
懂得如何處理雜訊才是最珍貴的能力
而這兩個能力都是與雜學有關,當你了解的領域越寬廣,能夠排列組合的火花才會越多。就像是,純粹的「蛋炒飯」很好吃,但加上「咖哩」的蛋炒飯又是另一種截然不同的風味。
但你要發明咖哩蛋炒飯之前,必須要先分別知道「咖哩飯」和「蛋炒飯」這兩道料理,你才有結合他們的機會。
而這也是演算法不能告訴你的,他只能告訴你所有「已知」或「已出現」的結果,但並不能幫你串聯起來。
如何對抗演算法
看書,看更多的書
所謂的雜訊並非指完全不相同的領域,而是在原有知識圈的外圍知識。就像是物理跟英文是屬於完全不同的領域,但語言學和英文就有關聯性。而想要了解某一類知識的外圍知識最好的方式就是看書。
一本有足夠知識含量的書籍一定是橫跨許多領域的,而當我們看了某一個領域中夠多的書籍後就會形成自己的知識圈,這也是編輯培養獨特眼光的方式。
善用無痕視窗
在網路時代,我們不可能不用google。
但是請記得偶而開啟無痕視窗,瞭解一般搜尋和GOOGLE針對你的客製化搜尋有甚麼不一樣的。
小結:使用工具,不當工具人
GOOGLE和FB都是能幫助我們了解這個世界的工具,他們也做得非常好。
但是,我們在使用工具的時候要避免被工具控制。
就像是之前總統大選的許多的對立和紛爭,就是被演算法控制後,造成的結果。
當你的資訊來源單一並固定時,你會很容易找到同溫層的人,也很容易陷在裡面。
我會在FB加上幾個相反立場的粉絲頁或是好友,雖然看到文章的時候很容易感到不適,但是卻是保持開放態度的不二法門。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