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朋友討論了一些社群經營的問題,有一個觀念可以分享給大家,「自媒體經營不起來,不一定是你寫的不好,也可能是你沒有給觀眾了解你的機會」。
可能會有人想說只要定期發文就是經營自媒體,但是想快點有一些成績還是有策略的。
而我的建議是,日常向的內容跟知識性的內容必須要分開經營,不要經營混合頻道。
為何要分開經營
就像是阿滴一開始經營的主頻道叫「阿滴英文」是知識性的頻道,而之後要經營日常向的頻道就開了另一個頻道叫「阿滴日常」。
而為何要採用這個策略,大家可以去看「阿滴日常」裏面有一支他的解釋影片提供大家參考。
因為FB和YouTube的經營邏輯是很相似的(同屬自媒體,但技術面不一樣),我舉例的時候會穿插著舉例。
自媒體的兩種型態
若以自媒體經營來說,內容型態大抵可以區分成兩種,一種是生活型,另一種則是知識型。而創作者也可以粗略概分為兩種型態,網紅跟意見領袖(KOL)。關於這兩者中間的差異可以參考數位時代的這篇文章<網紅是真正的KOL嗎?> 但要注意的是,KOL和網紅這兩種屬性是可以同時出現在同一個人身上,比如理科太太或是阿滴都是兼具兩種屬性的人,而WACKYBOYS 反骨男孩 就屬於網紅類型,文森說書屬於意見領袖型。
這兩種型態的自媒體要採用兩種截然不同的經營策略,生活型的自媒體要著重在個人風格的展現(EX: 財哥專業檳榔攤、寶爺),知識型的自媒體則會聚焦在深度內容的表述。就像是上面的阿滴影片中有提到他會挑戰日更來經營「阿滴日常」,而「阿滴英文」就不會採用這個策略了。
不同的型態有不同的經營策略
其實可以這樣理解,我們在上網的時候會有兩種心態「想放鬆」和「想學習」,想放鬆就會想要看一些輕鬆的東西,像是開箱或是惡整的影片,想學東西就會去看啾啾鞋或是六指淵等的知識型頻道。
也就是說,使用者在不同時候會有不同需求,所以才有各式各樣的頻道或是粉絲頁能生存下來。
那我們回過頭來討論,生活型的自媒體就像跟你打屁聊天的朋友,常常分享一些新奇有趣的事情給你。所以他們的分享內容或是取材可以五花八門,各種不受限,也就是 廣且快,內容涉獵範圍廣且對新鮮事物反應快速。
而知識型的自媒體,在經營的時候就是另外一種走向,我們在經營的時候必須要塑造自己的專業度,不太會出現有情緒性或是政治性的文章或是內容。就像是這個網站只會出現跟內容創作與出版相關的內容,也就是深且穩,PO文內容要有深度並穩定出稿。
綜合型出版社會遇到的問題
而很多綜合型的出版社在經營自媒體時常遇到的問題是,今天勵志類的書要出版就寫一篇勵志的、明天生活類的書要出版了寫一篇生活的、後天健康類的書籍要出版了再寫一篇健康的。也就是說,短短的三天內,你分享了三種不同領域的文章,目標是三個不一樣的受眾。
但FB或YouTube又沒有聰明到只把健康類的內容分享給對健康有興趣的,它只會分享有看過先前文章或是按讚的人。所以你發出去的PO文只有1/3的效果 (對生活和對勵志類有興趣的人也會看到你的PO文,但那是無效觸及) 。
書店經營剛好相反
可是各種類型的文章都PO的這個經營策略,對書店來說是卻是個很好的策略。書店的經營策略就會比較偏向生活型的。
就像博客來在譚德塞罵台灣之後馬上就PO出了一則「跨越種族都該學的一流道歉術🙇♂」,這篇文章就馬上得分了。
小結:先思考自己的TA與方向,再決定經營策略
我在與同事討論社群行銷的問題時,都會請他們先回頭思考你想要瞄準的TA是誰,要怎麼樣才能接觸他們?
就像是如果你想要瞄準的TA是會去禮佛的長輩,你花一百萬去找蔡阿嘎或是小玉,都不會有效果。
確認好TA之後,再開始思考怎麼樣的內容布局可以引起他們注意,怎樣的更新頻率是你能承受並做到一定水準的,這些更細部的策略都仰賴你前期的TA觀察判斷。 在前期就做好戰略布局,決定比後期苦苦經營來的省力,也期待大家都能經營的有聲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