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媒的未來
若當我們只談論紙書,那必然是走向夕陽。
現在的營業額只有20年前的1/3,追根究柢是我們沒有跟上時代,是我們將自己做小了。很多的工具都在做編輯該做的事。
編輯人的未來
知識來源的比例從印刷品而來的比率只會逐漸下降,愛看書的人並不會消失,而是時間分配的方式改變,除了看書,他還有其他的知識來源。
應該要把視野重新放回編輯的本身,我們並不是作書的人,我們是做內容的人,紙本只是其中的一種表現形式。
重新思考與讀者的溝通方式
並不是讀者不需要內容,現代人的資訊吸收量是遠多於過去。
我們應該要問自己,你有沒有跟上現在的新內容產出形式?
對於現在的創作者來說,紙本並不是他們接觸讀者的唯一途徑,就像是以前的媒體只有三大報,而只要上報就會成為鄉里間的名人。
但現在上報紙卻可能連你隔壁鄰居也不曉得。
關於出版轉型
當讀者的眼球已經移轉目標,就不要再埋頭作書,要產製更多的內容形式,把格局放大。
如果只會處理紙本和印刷,是無法滿足未來的創作者的。適合拍影片的題目,就應該協助拍成影片進行擴散。
就像當我們只會請蔣勳老師寫書,那我們就無法呈現他對於藝術、對於美感或是畫畫的其他面向給讀者。最重要的是,如何讓跨界做更多能賺錢的生意。
關於行銷
以前是八個編輯配一個行銷,現在可能要倒過來,用八個行銷配一個編輯
我們應該降低出版量,花更多的力氣在營銷上。
關於出版,我的想法
詹宏志談「新的出版地平線」(1)當紙本走向末路……
詹宏志談「新的出版地平線」(2)出版危亡還是出版為王
詹宏志談「新的出版地平線」(3)科技的未來
詹宏志談「新的出版地平線」(4) 知識經濟
詹宏志談「新的出版地平線」(5) 內容付費
詹宏志談「新的出版地平線」延伸討論:那些轉型成功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