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遲了很久才發文,除了忙之外還在琢磨《精準學習》這本書的一些概念,像是「知識和知識是不一樣的,有些知識是為了其他知識服務」。
意思是,有些知識並不是拿來用的,它的存在目的是讓你更好的使用其他知識。(這個概念,我們下面會繼續解釋)
讓知識為你服務的正確方法
首先,我們把知識分成三種:規律、資料跟資訊。
- 規律:決定你如何去收集與分析資料的想法
- 資料:經過GOOGLE或任何方式收集到的任何文字或數字
- 資訊:將無意義的數字和文字,經過整理的有用內容
而我們常遇到的問題是,你要處理一籮筐的資訊和資料,卻無法得到答案或是找出的答案並沒有解決問題,那要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
掌握正確的順序,才蓋的好房子
當需要解決某個特定問題的時候,我們的思路會分成以下三種:
- 我該怎麼決定蒐集哪些資料(哪些資料可以幫我解決問題)
- 我要怎麼去收集到這些資料
- 我要怎麼去分析這些資料
這三種思路其實就對應著知識的三個層級
- 底層規律
- 資料管理
- 資訊管理

就像是這個題目:「我在去韓國之前要先做哪些準備?」,用上面的架構來說就是
- 底層規律:先去問有去過的親友經驗再用GOOGLE會比自己GOOGLE還有效
- 資料管理:去GOGOLE飯店資料、旅遊景點和書上看到的內容
- 資訊管理:整理部落客的推薦景點、親友的建議,並作安排
而我們常發生的問題是,我們直接跳過「階段一 底層規律」,沒有想過怎麼做比較快直接就去GOOGLE相關的資訊,這樣會帶來什麼樣的問題?
ex:如果你直接GOOGLE「韓國旅遊」,可能會找到這些資料

然後你會花好幾個小時去看過許多網頁之後,感覺已經了然於心,但一問到有過去的朋友之後,馬上打翻自己前面花了好幾個小時的搜尋結果……你浪費了許多時間作了「無功用功」。
如何讓知識為你所用
這就像「你往南走永遠無法抵達台北」,如果一開始的方向就錯了,即使你再會開車或是開飛機都沒辦法讓你抵達正確的目的地。而這也是許多人非常勤奮的看文章、聽演講和上課之後卻都沒有辦法有飛躍式成長的原因。
想要讓知識為你所用,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到這些知識的底層規律,也就是最最基礎的公式和概念,先提升概念再去學習相關的技術,就像是你如果會加減乘除就可以去學微積分,但是如果你已經會開平方,會讓微積分學的更輕鬆。

下個禮拜,我們再來討論如何掌握「底層規律」與其中更重要的「臨界知識」。
★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歡迎分享或是請我喝杯咖啡唷! ★ 或是可以到「出版的內容實驗室」粉絲頁按讚!
你有什麼想法呢?